本文目录一览

1,在关系数据库中什么是范式

所谓范式就是构造数据库必须遵循的规则
关系模式规范化过程中为不同程度的规范化要求设计的不同标准称为范示,具体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

在关系数据库中什么是范式

2,什么是数据库中的范式

设计关系数据库时,遵从不同的规范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这些不同的规范要求被称为不同的范式,各种范式呈递次规范,越高的范式数据库冗余越小。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但数据库必须遵守1、2、3 范式。 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 其它的你可以到网上搜索一下
关系模式规范化过程中为不同程度的规范化要求设计的不同标准称为范示,具体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

什么是数据库中的范式

3,数据库中什么是范式它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三范式的内容是什

构造数据库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关系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是范式。范式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满足不同的范式。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和第六范式(6NF)。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下面我们举例介绍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3.4.1 第一范式(1NF) 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例如,对于图3-2 中的员工信息表,不能将员工信息都放在一列中显示,也不能将其中的两列或多列在一列中显示;员工信息表的每一行只表示一个员工的信息,一个员工的信息在表中只出现一次。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 3.4.2 第二范式(2NF)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惟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如 图3-2 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惟一的,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惟一区分。这个惟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非主属性非部分依赖于主关键字。 3.4.3 第三范式(3NF) 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图3-2 的员工信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也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数据库中什么是范式它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三范式的内容是什

4,什么叫范式

范式是数据库中的东西~分为5种1NF,2NF,3NF,BCNF,5NF(NF就是范式的代名词)表明数据模式之间的关系的良好程度,越高的范式级别就证明这个范式越好。这个,要弄明白还要学点基本的诗句库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构造数据库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关系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是范式。范式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满足不同的范式。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和第六范式(6nf)。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第一范式(1nf)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不能将员工信息都放在一列中显示,也不能将其中的两列或多列在一列中显示;员工信息表的每一行只表示一个员工的信息,一个员工的信息在表中只出现一次。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第二范式(2nf)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如图3-2 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唯一的,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唯一区分。这个唯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非主属性非部分依赖于主关键字。第三范式(3nf)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图3-2的员工信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也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5,关于SQL SERVER 范式

其实说实在的范式长用的也就到3N,
所谓范式就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通过分解把属于低级范式的关系模式转换为几个属于高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这一过程称为规范化。 1、  第一范式(1NF):一个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项。 2、  第二范式(2NF):关系模式R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键码。 3、 第三范式(3NF):关系模式R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伟递领带于键码。 4、  BC范式(BCNF):关系模式R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键码。 不到第一范式: create 学生(姓名,性别年龄) ----(因为性别年龄列包括了两个属性) 第一范式不到第二范式: create 学生(姓名,性别,年龄,语文老师名) --(因为老师列不是完全函数依赖于键码) 第二范式不到第三范式 create 学生(姓名,性别,年龄,语文老师id,数学老师id) create 老师(老师id,老师名,老师年龄) 第三范式不到第四范式 create 学生(学生id,姓名,性别,年龄,籍贯) create 关系表(学生id,老师id) create 老师(老师id,老师名,老师年龄,籍贯) 第四范式 create 学生(学生id,姓名,性别,年龄,籍贯id) create 关系表(学生id,老师id) create 老师(老师id,老师名,老师年龄,籍贯id) cteate 籍贯表(id,籍贯)
1NF 2NF 3NF BCNF 还有第四、第五,但是一般知道第三范式, 记住1NF规范到2NF是为了消除部分函数依赖。2NF规范到3NF是为了消除传递函数依赖。 其他范式规范化的一般不去考虑。。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满足不同的范式。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和第六范式(6NF)。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 第一范式(1NF)无重复的列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 说明: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第二范式(2NF)属性 完全依赖于主键[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例如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唯一的,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唯一区分。这个唯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第三范式(3NF)属性 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消除传递依赖] 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的员工信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也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楼上说的很全面,但一般在项目中,范式只是一种概念性的东西,不一定满足范式越高,数据库设计的越好,具体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数据库相应的设计,范式只是个辅助参考,呵呵

文章TAG:范式  哪个  数据  数据库  范式是哪个数据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