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有哪些特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哪些突出特点
来源:整理 编辑:黑码技术 2024-05-11 09:17:41
1,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哪些突出特点
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1. 具有灵活的体系结构。2. 适应分布式的管理和控制机构。3. 经济性能优越。4. 系统的可靠性高、可用性好。5. 局部应用的响应速度快。6. 可扩展性好,易于集成现有系统。7.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单独的系统。
2,数据库的特点
储容量比较大,安全性比较强,并且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恢复和可以同时支持更多用户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等都有一定的优势。“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是数据库设计的特点之一。 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把数据库结构设计和对数据的处理设计密切结合起来。着是数据库设计的特点之二。
3,数据库系统有什么特点
特点数据的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好,数据的独立性好,数据存储粒度小,数据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接口。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数据模型,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均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1)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2)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3)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4)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另外,数据库系统由5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4,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什么数据独立
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这里所说的“整体”结构化,是指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仅针对某个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不仅数据内部是结构化,而且整体式结构化,数据之间有联系。数据结构化体现在数据模型之间的联系上。比如订单和用户,订单和用户是两个关系,将两个关系模型从现实中抽象出来后利用属性列表示为某个特定关系;用户和订单两个关系之间是存在某种关系,比如用户可以没有下订单,但是所下的订单必须对一个用户。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因为数据是面向整体的,所以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使用,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这个很容易理解,数据放在数据库中,只要合法用户均可使用数据;同一个数据表可对应不同应用视图,比如订单表,可以在这个表上建立多个视图,而不是根据多应用建立多个表。因为数据是结构化的,扩充只需要对表的结构进行修改即可,而不需要修改整个数据库。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如何存储是由DBMS管理的,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一来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用户的程序不用改变。这个很容易理解,就和去仓库领用物品一样,你不需要知道东西放在哪怎样存储的,只要能从仓库管理员到你要的东西即可,这个仓库管理员就是DBMS。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改变。逻辑结构是对数据的定义,比如数据库里面有一个model系统数据库是专门存放对数据的定义的。就是说当改变数据的定义时,你写的程序也可以像原来一样运行。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把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出去,加上存取数据的由DBMS负责提供,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concurrency)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这个很容易理解,DBMS就是仓库管理员,你想管理物资,只需要对仓库管理下达管理命令即可。以上为本人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设计数据库的基本特点
设计数据库使用 Access 创建一个数据库并向该数据库中添加表、窗体以及其他对象之前,对数据库进行设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有了合理的数据库设计, 才能够使所创建的数据库成为存储信息、反映信息间内在联系的结构化体系, 从而有效地、准确地、及时地完成所需要的各项功能。设计一个 Access 数据库, 一般要经过如下步骤:1.确定创建数据库的目的设计一个 Access 数据库时,首先要确定创建该数据库的目的,明确希望从该数据库中得到的信息,由此确定数据库要完成哪些操作、数据库要建立哪些对象。2.创建空数据库创建一个空 Access 数据库,对数据库命名时,要使名字能尽量体现数据库的内容,要做到“见名知意”。3.确定数据库中需要的表数据库中的表是数据库的基础数据来源。确定需要建立的表,是设计数据库的关键,表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数据库其他对象的设计及使用。设计能够满足需求的表,要考虑以下内容:(1)每一个表只能包含一个主题信息。(2)表中不要包含重复信息。(3)表拥有的字段个数和数据类型。(4)字段要具有唯一性和基础性,不要包含推导数据或计算数据。(5)所有的字段集合要包含描述表主题的全部信息。(6)字段要有不可再分性,每一个字段对应的数据项是最小的单位。(7)确定表的主关键字段。4.确定表间的关联关系在多个主题的表间建立表间的关联关系,使数据库中的数据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对复杂的问题,可先化解为简单的问题后再组合,会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容易。5.优化数据库设计设计完成需要的表、字段和关系后,就应该检查数据库设计,并找出任何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因为现在改变数据库设计,要比更改已经填满数据的表容易得多。在Access 中创建表并指定表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每个表中输入充足的示例数据,以验证数据库设计。也可以创建查询,并根据是否得到预期结果来验证数据库中的关系。创建窗体和报表的草稿,检查显示数据是否是所期望的。最后查找不需要的重复数据, 并将其删除。若发现问题, 则对数据库设计进行修改。6.创建其他数据库对象若认为表的结构已符合了数据库设计规则,就可以向表中添加数据,创建所需要的查询、报表、窗体、宏、数据访问页等对象。7.使用 Access 的分析工具为了帮助用户改进Access 数据库的设计,Access 2002提供了以下两个分析工具。(1)表分析器。该向导一次能分析一个表的设计,并在适当的情况下能建议新的表结构和关系,且在合理的情况下在相关新表中拆分原来的表。(2)性能分析器。该向导用于分析整个数据库,做出推荐和建议来改善数据库,还可以实现这些推荐和建议。
文章TAG:
数据 数据库 设计 哪些 数据库设计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