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电脑内存很重要么

相当重要
电脑的运行过程就是中央处理器,读取内存的数据,内存的数据是从硬盘上加载的,你说重要不重要
重要,决定你的=电脑卡不卡!

电脑内存很重要么

2,主要是运行myeclipseoracle这两个软件您觉得是内存重要还是固态

内存更重要一些。myeclipse 时间长了吃内存。oracle 还好。如果不追求急速的话,普通硬盘即可!
搜一下:主要是运行myeclipse、oracle这两个软件,您觉得是内存重要还是固态硬盘重要?

主要是运行myeclipseoracle这两个软件您觉得是内存重要还是固态

3,电脑内存的重要性

内存是电脑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没有内存的电脑是完全无法运行的。  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对于计算机来说,有了存储器,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港台称之为记忆体)。  内存是计算机中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很重要、直接影响到电脑运行速度、
重要电脑内存决定了你可以运行的文件的大小
如同人的装饭的地方一样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CPU第一位,第二位是显卡,内存可以自己加不用考虑
内存主要是用来临时存贮数据 比如电脑中调用的数据,就需要从硬盘读出,发给内存,然后内存再发给CPU 也可以理解成是内存和CPU之间的缓存, 因为CPU中的ALU(虚拟寄存器)速度要比硬盘速度快的多. 所以需要内存用来给CPU和硬盘之间进行沟通 当然光盘/软盘等所有外存贮器都是用内存来作桥梁的 举个例子 比如你复制了一些东西 在你没有粘贴或或粘贴后没有保存的状态下 这些数据就临时存放在内存中 内存有两个部分 随机存储器(RAM) 也就是临时存放数据用的, 断电后数据丢失 所以你复制了东西,没有粘贴时,从新启动计算机后就无法粘贴刚才复制的数据了 比如你玩游戏时,刚玩完游戏感觉计算机速度下降了,这就是内存被游戏数据占用了 从新启动计算机后速度恢复正常,也就是内存中的RAM释放了数据 另一个部分就是只读存储器(ROM) 他是死的,删不掉,也无法覆盖其他数据 主要用来存储内存厂商/型号等 虚拟内存一般是用在内存不足的情况下 系统自动调用硬盘的空间,用来暂时替代不够的内存工作 由于虚拟内存用的是硬盘空间 硬盘的读写速度要远远低于真正的内存 所以设置过大虚拟内存会影响你计算机的速度 并且虚拟内存最好是设置成你不经常用的磁盘分区上 因为不经常用的分区碎片少,磁头读写顺畅,相对较快

电脑内存的重要性

4,在计算机程序的运行过程中硬盘和内存哪个更重要

简单的说哪个重要或者不重要都不好说。那我就说说它们各自具体重要的地方吧。硬盘重要的地方是转速、缓存。7200r/s的肯定复制文件只类的都大雨5400r/s的。16M缓存的肯定不及32M的快,但16M的噪音肯定比32M的小。这方面的差距在进行文件复制等大数据量交换的时候体现得出来,而在上网只类的小数据量信息处理中没有区别。内存重要的地方在于可以同时运行的程序的多少。简单的说,就是你用2G的内存的话,就可以同时开QQ、开QQ游戏、开WORD,等等等,还开些其他的都可以,而你如果是512M的的话,那可能就同时开不了那么多,或者开多了就响应缓慢了。而这方面的差距在仅使用小内存量的程序的时候得不到体现,也就说,如果一台2G的和一台512M的如果都只开个IE浏览器聊点QQ或者上百度知道的话,大家的速度差不多。 上网之类的都是些小数据量工作,升级内存对于使用体验的提高效果更明显。
内存..实际上这两个东西都是同一种作用都是存储数据的.但是内存的读取写入数据速度比硬盘快很多..所以运行中内存更重要.使用硬盘可以代替内存的工作地位.但是速度上无法忍受.
楼主的问题就像问手和脚哪个重要是一样的道理 硬盘和内存的分工不一样的!缺少了一个就不是完整的了,虽然可以缺少但是那就像一个残疾人一样啦! 是说缺一不可,无盘的机器就是没有硬盘的机器。 没有那种缺少内存的机器,但理论上内存也可以缺少。 如果非要分清谁更重要,我们就要从它俩的分工开始分析: 硬盘的主要作用是大量存储数据,这个根据条件是个可选的硬件,如果没什么东东要存放,你可以不需要硬盘!现在市场上还有很多无盘机器的! 内存主要是cpu运算时对程序进行转储!注意这里是“转”而不是“存” 正常情况下的机器都是有硬盘的和内存的,数据都是在硬盘上的,cpu在运算时都会从硬盘里面读取数据的,假设我们没有内存,让cpu与硬盘直接进行数据交换,这里就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出现了: cpu的运算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像主板,硬盘等部件的速度都比cpu的运算速度低很多很多,所以为了避免cpu运行完成后等待硬盘,主板的数据传输,cpu就有了一个缓存,有一级缓存还不够,还有二缓存,虽然cpu有了一个缓冲区域,但仍然无法解决cpu与其它部件上速度的不匹配的问题,cpu的速还是很快!cpu的速度和硬盘的速度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或者直接说主板,cpu,硬盘,内存几个主要部件,硬盘的速度是最慢的,因为硬盘需要一个物理的电机的转动进行数据处理,而其它几个部件是电子运算!所以为了解决硬盘和cpu之间速度矛盾,就有了内存,内存虽然比硬盘的速度要快很多,但仍然要比cpu慢很多。所以呢,为了解决硬盘和内存的速度不匹配,硬盘有一个数据缓冲区(一般是8m),硬盘先把数据放到它的缓冲区中,然后内存读这个缓冲区的内容!为了解决内存和cpu的速度不匹配,cpu就有了一级二级缓冲区! 回到主题,内存的作用就是解决硬盘和cpu之间数据传输不匹配而“转储”的桥梁!所以说理论上内存是可以缺少的,只是实际应用中没有这么做! 所以硬盘和内存就是这样的,各有各的分区,就和手与脚一样,分工不同,缺少了一个并不是不可以,只是那是一种不太实际的做法! 当楼主把上面的描述看的明白了,下面我从几个实际应用的地方让楼主体会一下上面的描述! 1.当初512m还是主流的时候,卖电脑的人一般建议你最好还是买个1g大小的,虽然要多花几百块(当时内存有点贵),速度是不一样的,原因:如果是512m,xp一开机就会占到大约350m左右了,然后加上一些常用的软件启动就会有400--500m左右了,这个时候,你再运行一些大的程序或者说游戏,内存就不足,于是打开程序或者游戏时,你会发现硬盘灯闪的厉害,那是内存和硬盘之间频繁交换数据!这样就会有人常感觉到“电脑慢”的原因 2.楼主可能听说过硬盘的寿命一般是3--5年,但没有人会说cpu和内存3--5年就会坏,可能用几十年都没有问题,这个与硬盘结构有关系,硬盘的参数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就是硬盘的转数,也就是指硬盘中的电机的转数是7200转还是10000转之类的,这是物理上的转动,肯定有损耗,有磨擦,这就是为什么有硬盘用的时间长噪声就大的原因,也同样是限制硬盘寿命的原因。而内存和cpu是电子处理,损耗很少或者说可以忽略! 3.现在使用bt下载的人很多,为什么会有人为了保护硬盘而买大内存?那是因为bt下载时有上传和下载,也就缉绩光啃叱救癸寻含默是你下载别人的东东的同时也有人下载你的东东,这是一种持续而连续n小时数据处理的动作,于是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经常有人会问bt下载时会不会减短硬盘寿命的原因!买大内存的意思就是将你下载的东东先存放在内存里,上传时也只是读取到内存中的东东,(理论上)不经过硬盘处理,而起到对硬盘的保护作用。(关于解决bt下载的问题不在这里讨论) 以上回复希望对楼主有用。

5,一个例子说明内存数据库为什么比磁盘数据库要快

假定在程序效率和关键过程相当且不计入缓存等措施的条件下,读写任何类型的数据都没有直接操作文件来的快,不论MSYQL过程如何,最后都要到磁盘上去读这个“文件”(记录存储区等效),所以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只读 内容,无关任何排序或查找操作。动态网站一般都是用数据库来存储信息,如果信息的及时性要求不高 可以加入缓存来减少频繁读写数据库。两种方式一般都支持,但是绕过操作系统直接操作磁盘的性能较高,而且安全性也较高,数据库系中的磁盘性能一直都是瓶颈,大型数据库一般基于unix系统,当然win下也有,不常用应为win的不可靠性,unix下,用的是裸设备raw设备,就是没有加工过的设备(unix下的磁盘分区属于特殊设备,以文件形式统一管理),由dbms直接管理,不通过操作系统,效率很高,可靠性也高,因为磁盘,cache和内存都是自己管理的,大型数据库系统db2,oracal,informix(不太流行了),mssql算不上大型数据库系统。1、直接读文件相比数据库查询效率更胜一筹,而且文中还没算上连接和断开的时间。2、一次读取的内容越大,直接读文件的优势会越明显(读文件时间都是小幅增长,这跟文件存储的连续性和簇大小等有关系),这个结果恰恰跟书生预料的相反,说明MYSQL对更大文件读取可能又附加了某些操作(两次时间增长了近30%),如果只是单纯的赋值转换应该是差异偏小才对。3、写文件和INSERT几乎不用测试就可以推测出,数据库效率只会更差。4、很小的配置文件如果不需要使用到数据库特性,更加适合放到独立文件里存取,无需单独创建数据表或记录,很大的文件比如图片、音乐等采用文件存储更为方便,只把路径或缩略图等索引信息放到数据库里更合理一些。5、PHP上如果只是读文件,file_get_contents比fopen、fclose更有效率,不包括判断存在这个函数时间会少3秒左右。6、fetch_row和fetch_object应该是从fetch_array转换而来的,书生没看过PHP的源码,单从执行上就可以说明fetch_array效率更高,这跟网上的说法似乎相反。磁盘读写与数据库的关系:一 磁盘物理结构(1) 盘片:硬盘的盘体由多个盘片叠在一起构成。在硬盘出厂时,由硬盘生产商完成了低级格式化(物理格式化),作用是将空白的盘片(Platter)划分为一个个同圆心、不同半径的磁道(Track),还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信息,默认每个扇区的大小为512字节。通常使用者无需再进行低级格式化操作。(2) 磁头:每张盘片的正反两面各有一个磁头。(3) 主轴:所有磁片都由主轴电机带动旋转。(4) 控制集成电路板:复杂!上面还有ROM(内有软件系统)、Cache等。二 磁盘如何完成单次IO操作(1) 寻道当控制器对磁盘发出一个IO操作命令的时候,磁盘的驱动臂(ActuatorArm)带动磁头(Head)离开着陆区(LandingZone,位于内圈没有数据的区域),移动到要操作的初始数据块所在的磁道(Track)的正上方,这个过程被称为寻道(Seeking),对应消耗的时间被称为寻道时间(Seek Time);(2) 旋转延迟找到对应磁道还不能马上读取数据,这时候磁头要等到磁盘盘片(Platter)旋转到初始数据块所在的扇区(Sector)落在读写磁头正下方之后才能开始读取数据,在这个等待盘片旋转到可操作扇区的过程中消耗的时间称为旋转延时(Rotational Delay);(3) 数据传送接下来就随着盘片的旋转,磁头不断的读/写相应的数据块,直到完成这次IO所需要操作的全部数据,这个过程称为数据传送(Data Transfer),对应的时间称为传送时间(Transfer Time)。完成这三个步骤之后单次IO操作也就完成了。根据磁盘单次IO操作的过程,可以发现:单次IO时间 = 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 + 传送时间进而推算IOPS(IO per second)的公式为:IOPS = 1000ms/单次IO时间三 磁盘IOPS计算不同磁盘,它的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数据传送所需的时间各是多少?1. 寻道时间考虑到被读写的数据可能在磁盘的任意一个磁道,既有可能在磁盘的最内圈(寻道时间最短),也可能在磁盘的最外圈(寻道时间最长),所以在计算中我们只考虑平均寻道时间。在购买磁盘时,该参数都有标明,目前的SATA/SAS磁盘,按转速不同,寻道时间不同,不过通常都在10ms以下:3. 传送时间2. 旋转延时和寻道一样,当磁头定位到磁道之后有可能正好在要读写扇区之上,这时候是不需要额外的延时就可以立刻读写到数据,但是最坏的情况确实要磁盘旋转整整一圈之后磁头才能读取到数据,所以这里也考虑的是平均旋转延时,对于15000rpm的磁盘就是(60s/15000)*(1/2) = 2ms。(1) 磁盘传输速率磁盘传输速率分两种:内部传输速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外部传输速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内部传输速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是指磁头与硬盘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简单的说就是硬盘磁头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来,然后存储在缓存内的速度。理想的内部传输速率不存在寻道,旋转延时,就一直在同一个磁道上读数据并传到缓存,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单个磁道的存储空间是有限的;实际的内部传输速率包含了寻道和旋转延时,目前家用磁盘,稳定的内部传输速率一般在30MB/s到45MB/s之间(服务器磁盘,应该会更高)。外部传输速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缓存和系统总线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也就是计算机通过硬盘接口从缓存中将数据读出交给相应的硬盘控制器的速率。硬盘厂商在硬盘参数中,通常也会给出一个最大传输速率,比如现在SATA3.0的6Gbit/s,换算一下就是6*1024/8,768MB/s,通常指的是硬盘接口对外的最大传输速率,当然实际使用中是达不到这个值的。这里计算IOPS,保守选择实际内部传输速率,以40M/s为例。(2) 单次IO操作的大小有了传送速率,还要知道单次IO操作的大小(IO Chunk Size),才可以算出单次IO的传送时间。那么磁盘单次IO的大小是多少?答案是:不确定。操作系统为了提高 IO的性能而引入了文件系统缓存(File System Cache),系统会根据请求数据的情况将多个来自IO的请求先放在缓存里面,然后再一次性的提交给磁盘,也就是说对于数据库发出的多个8K数据块的读操作有可能放在一个磁盘读IO里就处理了。还有,有些存储系统也是提供了缓存(Cache),接收到操作系统的IO请求之后也是会将多个操作系统的 IO请求合并成一个来处理。不管是操作系统层面的缓存还是磁盘控制器层面的缓存,目的都只有一个,提高数据读写的效率。因此每次单独的IO操作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它主要取决于系统对于数据读写效率的判断。这里以SQL Server数据库的数据页大小为例:8K。(3) 传送时间传送时间 = IO Chunk Size/Internal Transfer Rate = 8k/40M/s = 0.2ms可以发现:(3.1) 如果IO Chunk Size大的话,传送时间会变大,从而导致IOPS变小;(3.2) 机械磁盘的主要读写成本,都花在了寻址时间上,即: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也就是磁盘臂的摆动,和磁盘的旋转延迟。(3.3) 如果粗略的计算IOPS,可以忽略传送时间,1000ms/(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即可。4. IOPS计算示例以15000rpm为例:(1) 单次IO时间单次IO时间 = 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 + 传送时间 = 3ms + 2ms + 0.2 ms = 5.2 ms(2) IOPSIOPS = 1000ms/单次IO时间 = 1000ms/5.2ms = 192 (次)这里计算的是单块磁盘的随机访问IOPS。考虑一种极端的情况,如果磁盘全部为顺序访问,那么就可以忽略: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 的时长,IOPS的计算公式就变为:IOPS = 1000ms/传送时间IOPS = 1000ms/传送时间= 1000ms/0.2ms = 5000 (次)显然这种极端的情况太过理想,毕竟每个磁道的空间是有限的,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 时长确实可以减少,不过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四 数据库中的磁盘读写1. 随机访问和连续访问(1) 随机访问(Random Access)指的是本次IO所给出的扇区地址和上次IO给出扇区地址相差比较大,这样的话磁头在两次IO操作之间需要作比较大的移动动作才能重新开始读/写数据。(2) 连续访问(Sequential Access)相反的,如果当次IO给出的扇区地址与上次IO结束的扇区地址一致或者是接近的话,那磁头就能很快的开始这次IO操作,这样的多个IO操作称为连续访问。(3) 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例数据文件,SQL Server统一区上的对象,是以extent(8*8k)为单位进行空间分配的,数据存放是很随机的,哪个数据页有空间,就写在哪里,除非通过文件组给每个表预分配足够大的、单独使用的文件,否则不能保证数据的连续性,通常为随机访问。另外哪怕聚集索引表,也只是逻辑上的连续,并不是物理上。日志文件,由于有VLF的存在,日志的读写理论上为连续访问,但如果日志文件设置为自动增长,且增量不大,VLF就会很多很小,那么就也并不是严格的连续访问了。2. 顺序IO和并发IO(1) 顺序IO模式(Queue Mode)磁盘控制器可能会一次对磁盘组发出一连串的IO命令,如果磁盘组一次只能执行一个IO命令,称为顺序IO;(2) 并发IO模式(Burst Mode)当磁盘组能同时执行多个IO命令时,称为并发IO。并发IO只能发生在由多个磁盘组成的磁盘组上,单块磁盘只能一次处理一个IO命令。(3) 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例有的时候,尽管磁盘的IOPS(Disk Transfers/sec)还没有太大,但是发现数据库出现IO等待,为什么?通常是因为有了磁盘请求队列,有过多的IO请求堆积。磁盘的请求队列和繁忙程度,通过以下性能计数器查看:LogicalDisk/Avg.Disk Queue LengthLogicalDisk/Current Disk Queue LengthLogicalDisk/%Disk Time这种情况下,可以做的是:(1) 简化业务逻辑,减少IO请求数;(2) 同一个实例下,多个数据库迁移的不同实例下;(3) 同一个数据库的日志,数据文件分离到不同的存储单元;(4) 借助HA策略,做读写操作的分离。3. IOPS和吞吐量(throughput)(1) IOPSIOPS即每秒进行读写(I/O)操作的次数。在计算传送时间时,有提到,如果IO Chunk Size大的话,那么IOPS会变小,假设以100M为单位读写数据,那么IOPS就会很小。(2)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指每秒可以读写的字节数。同样假设以100M为单位读写数据,尽管IOPS很小,但是每秒读写了N*100M的数据,吞吐量并不小。(3) 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例对于OLTP的系统,经常读写小块数据,多为随机访问,用IOPS来衡量读写性能;对于数据仓库,日志文件,经常读写大块数据,多为顺序访问,用吞吐量来衡量读写性能。磁盘当前的IOPS,通过以下性能计数器查看:LogicalDisk/Disk Transfers/secLogicalDisk/Disk Reads/secLogicalDisk/Disk Writes/sec磁盘当前的吞吐量,通过以下性能计数器查看:LogicalDisk/Disk Bytes/secLogicalDisk/Disk Read Bytes/secLogicalDisk/Disk Write Bytes/sec

文章TAG:内存和数据库哪个重要  电脑内存很重要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