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racle 锁和堵塞的区别

人家没提死锁,楼上的怎么都喜欢解释死锁呢?锁是oracle的一种资源,无论ddl或者dml,第一个操作的会话都会持有该对象的锁,就是为了防止并发操作导致数据混乱的。比如两个会话都要对一个字段的值做修改,肯定得分个先来后到吧,这种情况下,第一个会话持有锁,第二个会话只能申请锁,等第一个会话提交后它才能持有锁,然后才能进行修改。第二个会话在等待锁的期间,就是被阻塞状态。如果第一个会话持有锁很长时间不提交,可能会导致n多个会话都在申请该对象的锁,都被阻塞,这时很多研发人员就叫嚷:死锁啦!其实不是死锁,就是阻塞而已。
简单可以这样理解吧。(1)阻塞是由于资源不足引起的排队等待现象。(2)死锁是由于两个对象在拥有一份资源的情况下申请另一份资源,而另一份资源恰好又是这两对象正持有的,导致两对象无法完成操作,且所持资源无法释放。
死锁是由于两个对象在拥有一份资源的情况下申请另一份资源,而另一份资源恰好又是这两对象正持有的,导致两对象无法完成操作,且所持资源无法释放。阻塞是由于资源不足引起的排队等待现象。

oracle 锁和堵塞的区别

2,如何知道SQL Server 中哪些进程阻塞了如何阻止呢

企业管理器——数据库——管理——进程信息补充:你在进程信息里面,往右边拉,后面就有“阻塞者”和“正在阻塞”字样如果正在阻塞,那么“正在阻塞”的值就是1了
sql server 的内存管理机制是:有可用内存, 则为新需求分配内存无可用内存时, 释放内存来处理新需求.这是sql server 缓冲池的预期行为。默认情况下,在启动 sql server之后,sql server会根据操作系统报告的物理内存数来动态增大或缩小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容量。只要可用物理内存大小保持在4mb到10mb之间,sql server 缓冲池就会继续增大(保留可用物理内存在4mb到10mb之间是为了避免操作系统因为缺少内存而频繁地换页)。如果物理可用内存变得较少的时候,则sql server会将一些内存释放给操作系统。解决方案:1.给操作系统、sql server打最新补丁2.确保不是病毒原因(可能性比较小)3.sql server设计时的要求就是最大可能的减少磁盘的i/o,磁盘i/o是比较消耗资源的,这个磁盘i/o包括了读取数据库文件还有和虚拟内存的页交换。如果还有足够的可用内存它都会毫不吝啬的使用的(没有设置上限),它会根据需要动态获取和释放内存的。你要分析的是这占用的内存开销主要用做了什么?是不是有大型的查询或事务操作。4.如果服务器是专职的数据库服务器,不建议设置最大内存上限。如果还有其它重要的服务在机器上运行,就要考虑它的内存使用是否会影响其它服务的正常的运行和性能。如果你的服务器除了sql服务, 还有其他服务需求, 则需要设置sql server的最大内存限制

如何知道SQL Server 中哪些进程阻塞了如何阻止呢

3,sqlserver存储过程会不会被阻塞

微软自sql 2008以后提供了一个图形化的活动监视器来帮助dba观察"当前的"阻塞现象. 详情请参考 (点击打开链接). dba需要关注如下的信息列去会话 id: 是建立连接时分配给每个用户连接的唯一整数 (int)。等待时间(毫秒):此任务等待资源所用的时间(毫秒)。如果任务没有等待,则等待时间为 0。等待类型:最近或当前等待类型的名称。等待资源:所需资源的名称。阻塞者:如果有阻塞会话,则为正阻塞任务的会话的 id。头阻塞程序:如果有阻塞会话,则标识导致第一个阻塞条件的会话。值为 1 表示其他会话的头阻塞程序。
1: 速度快、性能好。存储过程是一组已经编译过的SQL脚本,它已经进过解析、编译、优化器优化。调用存储过程可以 重复使用它的缓存执行计划。这样节省了解析、分析等所 需消耗的CPU资源。时间2: 存储过程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减少网络通信,减少网络阻塞。 调用存储过程只需存储过程名字和参数,从而避免了 把长串的SQL语句传送到SQL 服务器,可以大大减 轻网络负担。3: 业务逻辑封装,可以把相当一部分业务逻辑封装到存储过程中,当业务逻辑变更的时候,只要接口不变,只需修改存储过程内部逻辑就OK了,避免了业务逻辑放在代码层,业务 逻辑变动改动大的痛苦。4: 安全性 参数化的存储过程可以减少SQL Injiection攻击,而且可以通过检验参数、授予对象执行权限提高了安全性。存储过程按类型分为:系统存储过程、扩展存储过程、用户存储过程(包括CLR存储过程)、临时存储过程(其中又分为全局临时存储过程、局部临时存储过程)。系统存储过程一般以SP做前缀开头。扩展存储过程一般以XP为前缀,自定义存储过程命名,我习惯以USP为前缀。

sqlserver存储过程会不会被阻塞

4,一般什么原因会造成死锁怎么解决

一般情况只发生锁超时,就是一个进程需要访问数据库表或者字段的时候,另外一个程序正在执行带锁的访问(比如修改数据),那么这个进程就会等待,当等了很久锁还没有解除的话就会锁超时,报告一个系统错误,拒绝执行相应的sql操作。发生死锁的情况比较少,比如一个进程需要访问两个资源(数据库表或者字段),当获取一个资源的时候进程就对它执行锁定,然后等待下一个资源空闲,这时候如果另外一个进程也需要两个资源,而已经获得并锁定了第二个资源,那么就会死锁,因为当前进程锁定第一个资源等待第二个资源,而另外一个进程锁定了第二个资源等待第一个资源,两个进程都永远得不到满足。
操作系统中有若干进程并发执行,它们不断申请、使用、释放系统资源,虽然系统的进 程协调、通信机构会对它们进行控制,但也可能出现若干进程都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才能 继续运行,否则就阻塞的情况。此时,若不借助外界因素,谁也不能释放资源,谁也不能解 除阻塞状态。根据这样的情况,操作系统中的死锁被定义为系统中两个或者多个进程无限期 地等待永远不会发生的条件,系统处于停滞状态,这就是死锁。 产生死锁的原因主要是: (1) 因为系统资源不足。 (2) 进程运行推进的顺序不合适。 (3) 资源分配不当等。 如果系统资源充足,进程的资源请求都能够得到满足,死锁出现的可能性就很低,否则 就会因争夺有限的资源而陷入死锁。其次,进程运行推进顺序与速度不同,也可能产生死锁。 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1) 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 (2) 请求与保持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3) 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末使用完之前,不能强行剥夺。 (4) 循环等待条件:若干进程之间形成一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等待资源关系。 这四个条件是死锁的必要条件,只要系统发生死锁,这些条件必然成立,而只要上述条件之 一不满足,就不会发生死锁。 死锁的解除与预防: 理解了死锁的原因,尤其是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就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预防和 解除死锁。所以,在系统设计、进程调度等方面注意如何不让这四个必要条件成立,如何确 定资源的合理分配算法,避免进程永久占据系统资源。此外,也要防止进程在处于等待状态 的情况下占用资源。因此,对资源的分配要给予合理的规划

5,做程序员的前提是什么

程序员是一种技术工作,在IT的发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底层硬件通讯协议的建立, 到数据传输层的处理,到操作系统的建设,到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一直到应用层上各种数 据营销平台的搭建,程序员在里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为IT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中国有很多精于编码的人,但是中国软件行业,尤其是网络应用开发方面误区很大,很难 形成有规模的软件开发力量和产品能力,不但比美国差距甚远,和印度相比也是颇有不 如。这些问题不是在于中国程序员的智商和工作努力状况,也不是在于国家和民间对开发的投入程度,而是很大程度上,有一些对技术,对程序开发,对项目设计方面的思想误 区,这些误区,导致了软件行业的产品化能力不足,缺乏规模化和大型复用系统研发能 力,可以说,改变认识误区,是解决软件行业小作坊模式和个体英雄模式所带来的局限性 的重要工作。中国有很多小朋友,他们18,9岁或21,2岁,通过自学也写了不少代码,他们有的代码写的 很漂亮,一些技术细节相当出众,也很有钻研精神,但是他们被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点左 右,缺乏对系统,对程序的整体理解能力,这些人,一个网上的朋友说得很好,他们实际上只是一些Coding fans,压根没有资格称为程序员,但是据我所知,不少小网络公司的 CTO就是这样的coding fans,拿着吓人的工资,做着吓人的项目,项目的结局通常也很吓 人。程序员基本素质:作一个真正合格的程序员,或者说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码工作的程序员,应该具 有的素质。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把它作为基本素质,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 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员说成独行侠的都是在呓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 限的,即便如linus这样的天才,也需要通过组成强大的团队来创造奇迹,那些遍布全球的为linux写核心的高手们,没有协作精神是不可想象的。独行侠可以作一些赚钱的小软 件发点小财,但是一旦进入一些大系统的研发团队,进入商业化和产品化的开发任务,缺 乏这种素质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2:文档习惯说高水平程序员从来不写文档的肯定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档是正规研发流程中 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代码程序员,30%的工作时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而作为高级 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缺乏文档,一个软件系统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级以及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 到极大的麻烦。3: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作为一些外国知名软件公司的规矩,代码的变量命名,代码内注释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缩 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有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 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有些coding fans叫嚣高水平程序员写的代码旁人从来看不懂,这种叫嚣只能证明他们自 己压根不配自称程序员。代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是程序员基本的素质需求。再看看整个linux的搭建,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代码习惯,全球的研发协作是绝对不可 想象的。4:需求理解能力程序员需要理解一个模块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写程序往往只关注一个功能需求,他们把性 能指标全部归结到硬件,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上,而忽视了本身代码的性能考虑,有人曾 经放言说写一个广告交换程序很简单,这种人从来不知道在百万甚至千万数量级的访问情况下的性能指标是如何实现的,对于这样的程序员,你给他深蓝那套系统,他也做不出太 极链的并访能力。性能需求指标中,稳定性,并访支撑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为程 序员需要评估该模块在系统运营中所处的环境,将要受到的负荷压力以及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就这一点,一个成熟的程序员至少需要2到3年的项目研发和跟踪经 验才有可能有心得。5: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程序员有这样的抱怨,写了几年程序,变成了熟练工,每天都是重复写 一些没有任何新意的代码,这其实是中国软件人才最大浪费的地方,一些重复性工作变成 了熟练程序员的主要工作,而这些,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复用性设计,模块化思维就是要程序员在完成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时候,要多想一 些,不要局限在完成当前任务的简单思路上,想想看该模块是否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存在, 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参数的方式在其他系统和应用环境下直接引用,这样就能极大避免重复性的开发工作,如果一个软件研发单位和工作组能够在每一次研发过程中都考虑到 这些问题,那么程序员就不会在重复性的工作中耽误太多时间,就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 入到创新的代码工作中去。一些好的程序模块代码,即便是70年代写成的,拿到现在放到一些系统里面作为功能模块 都能适合的很好,而现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软件一升级或改进就动辄全部代码重 写,大部分重复性工作无谓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程序员应具备的素质中6:测试习惯作为一些商业化正规化的开发而言,专职的测试工程师是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专 职的测试工程师程序员就可以不进行自测;软件研发作为一项工程而言,一个很重要的特 点就是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代价就越低,程序员在每段代码,每个子模块完成后进行认真的测试,就可以尽量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最早的发现和解决,这样对整体系统建设的效 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证。测试工作实际上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调用的测试,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在正常 调用下完成基本功能,这是最基本的测试职责,可惜在很多公司这成了唯一的测试任务, 实际上还差的远那;第二方面就是异常调用的测试,比如高压力负荷下的稳定性测试,用户潜在的异常输入情况下的测试,整体系统局部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受影响状况的测试,频 发的异常请求阻塞资源时的模块稳定测试等等。当然并不是程序员要对自己的每段代码都 需要进行这种完整测试,但是程序员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代码任务在整体项目中的地位和各种性能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测试并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上面提到的 需求理解能力。7:学习和总结的能力程序员是人才很容易被淘汰,很容易落伍的职业,因为一种技术可能仅仅在三两年内具有 领先性,程序员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须不断跟进新的技术,学习新的技能。善于学习,对于任何职业而言,都是前进所必需的动力,对于程序员,这种要求就更加高 了。但是学习也要找对目标,一些小coding fans们,他们也津津乐道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一 会学会了asp,一会儿学会了php,一会儿学会了jsp,他们把这个作为炫耀的资本,盲目 的追逐一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和名词,做网络程序不懂通讯传输协议,做应用程序不懂中断向量处理,这样的技术人员,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谓的新语言,永远不会有质的提 高。善于总结,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每次完成一个研发任务,完成一段代码,都应当有 目的的跟踪该程序的应用状况和用户反馈,随时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逐步提高, 一个程序员才可能成长起来。
秃头!避免以后为了留住头发而烦恼~~~
做程序员,英语要好,要耐得住寂寞,写代码需要缜密的思维,浮躁的人是静不下心来写代码的。英语达标对于一些语法算法的理解非常有帮助,如果英语不好,学习起来就会吃力一些。
程序员啊,就是编写或者维护(升级漏洞什么的)程序或者软件的的。也就是打代码的。有很多中。比如网站的网页啊也是程序员做出来的,还有游戏之类。汗…我说的都是白话。想要专业解释的话。在百度的词库可以搜出来的我就不给你复制了,自己看吧

文章TAG:数据  数据库  阻塞  条件  数据库阻塞的条件是哪些  锁和堵塞的区别  
下一篇